浙江传统制药企业正在向现代化医药集团跃升。
9月25日,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(600671.SH)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,向投资者全面阐述了公司营销体系改革、产能扩建及产品复产等战略举措的最新进展。这场说明会,不仅展示了这家老牌药企的转型决心,更透露出其从传统制药企业向现代化医药集团跃升的战略路径。
营销革命:从区域代理到全国控盘的破局之战
"嘉合医药不仅仅是一个销售平台,更是公司战略转型的枢纽。"董事长刘加勇在业绩说明会上的这句表态,揭示了天目药业营销体系变革的深层意义。这个具备GSP资质的自营平台,正在打破公司过去依赖区域代理的销售模式,通过"招商+代理"的双轨制,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变革并非简单的渠道调整。据接相关人士透露,嘉合医药实质上承担着产品策略中心的职能: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终端需求,另一方面协调黄山天目与杭州总部两大生产基地的产能分配。这种"销地产"的协同模式,使得公司拳头产品如河车大造胶囊等,在华东以外市场的覆盖率三个月内提升了40%。
"我们正在改写天目的销售基因。"营销总监在内部会议上强调。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销售数字上,更反映在团队架构中——公司新引进的20名省级经理均来自跨国药企,他们带来的专业化推广理念,正在改变这家传统药企的市场运作方式。
产能跃升:中药现代化的制造基石
黄山天目药业技改项目的进展,成为说明会上另一个焦点。随着一期主体建筑在5月29日封顶,这个投资1亿元的项目已进入设备采购阶段。项目负责人介绍,2026年底投产后,中药提取产能将实现翻番,同时通过引进连续逆流提取等新技术,能耗可降低30%以上。
产能扩张背后,是天目药业对中药制造逻辑的重构。技术总监在投资者问答环节透露:"新工厂将实现从原料溯源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,这为我们后续申报中药配方颗粒资质奠定了基础。"据悉,公司已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提取工艺优化系统,该系统的测试数据表明,可使主要有效成分提取率提升15%-20%。
这种制造升级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。行业分析师指出,在中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,天目药业通过产能与技术同步升级,既满足了日益严格的GMP要求,也为将来承接行业并购后的产能转移预留了空间。
产品复兴:老字号的价值重估
珍珠明目滴眼液的复产进展,引发了与会投资者的特别关注。这个曾占据公司营收30%的明星产品,因生产线改造已停产两年有余。
据了解,新版珍珠明目滴眼液将突破传统中药滴眼液的局限:一方面通过加入新型促渗剂提高生物利用度,另一方面采用专利包装解决开封后易污染的问题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公司正与互联网医疗平台洽谈合作,计划将该产品纳入"干眼症全程管理方案",这意味着一款传统OTC药品可能转型为医疗服务入口。
这种产品创新思路同样体现在其他在研项目上。研发负责人透露,公司正基于经典名方开发针对代谢综合征的院内制剂,通过与三甲医院合作的方式,探索"经典方-制剂-新药"的梯次开发路径。这种"守正创新"的策略,既规避了创新药的高风险投入,又为老产品注入了新价值。
转型启示:传统药企的突围样本
天目药业的这轮变革,为中国众多"小而美"的传统药企提供了转型样本。其战略价值在于:通过营销体系重构打开市场空间,依托产能升级夯实制造基础,借助产品创新激活传统资产,最终以治理优化保障战略实施。这种全方位、多层次的转型,远比单一的产品线扩张更具可持续性。
随着嘉合医药首年10亿元的销售目标、黄山基地50%的产能增幅、珍珠明目滴眼液2000万支的年销售规划相继浮出水面,天目药业的新成长周期已然清晰。尽管中药行业政策波动、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依然存在,但这家拥有80年历史的老牌药企,正在用系统性的变革向市场证明:传统不是包袱,而是创新的基石。
— 编者按 —
信息爆炸的时代,公告如海。
我们为你打捞价值,让AI成为你的资本“瞭望哨”。
浙商发展研究院、《浙商》杂志联袂推出全新栏目「AI读浙股」——每日由AI深度扫描浙江700余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洪流,以“鹰眼抓重点、秒级筛价值”的能力,萃取最具新闻性、预警性与机会性的硬核信息。今天推出第六十七篇:天目药业战略转型显成效 营销+产能双轮驱动开启增长新周期。
「AI读浙股」往期回顾万丰股份技术破局驱动业绩倍增 新材料布局锚定未来增长极丨AI读浙股
强势涨停!万向钱潮全球棋局落子,并购美国公司获关键进展丨AI读浙股
]article_adlist-->栏目声明丨本文由AI生成 崔妍(技术辅助)
编辑丨施晓艳
审核|崔妍
监制|冯永明、余广珠
]article_adlist-->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